English
  • - 嘉宾观点


连锦泉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

感谢清华五道口的邀请,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题目是打造新保险逻辑、服务新发展格局。

有三个观点和大家分享:一是保险业发展的历程是保险价值创造能力提升和价值创造边界不断扩大的进程;二是组织经济补偿是保险业的立业之本,在万物互联的时代,保险业的立业之本遭遇了新的挑战;三是要打造新保险逻辑,提升价值创造能力,突破价值创造边界,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首先我们来看保险业几百年的发展历程,从水险到非水险,到寿险,到责任险,到信用保证险,保险的承保范围不断扩大,背后是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风险管理需求,技术的进步提升了保险的风险定价能力和风险分散能力,保险的价值创造能力不断提升。保险价值创造能力的提升推动了保险功能的扩展,从损失经济补偿到资金融通,到社会管理,保险的价值创造的边界、价值创造的能力不断地扩大。

保险组织经济补偿是保险立业之本,无论是保险业承保范围的扩大,还是保险功能的扩展,都源于保险组织经济补偿这个立业之本。但是在万物互联的时代,保险业的立业之本遭遇了新的挑战,刚才慕尼黑再保险公司的常先生也谈到了IOT保险的问题,在万物互联的时代,保险业的立业之本遭遇了新的挑战。如果学过风险管理知道,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评价、风险效果的评价,又分为财富型和非财富型风险处置,保险是财富型风险处置的一种。在万物互联的时代,损失预防的有效提升,将会弱化保险的组织经济补偿作用。

麦肯锡做过预测,自动驾驶技术的成熟,将会减少美国78%的交通事故,使得保险市场的保费规模萎缩40%。2018年6月份,亚马逊宣布要进入家庭风险监测和衍生服务保障,引发了多家保险公司股价下挫,标准普尔指数迅速跳水,因为无风险就无保险。风险处置预防与能力的提升弱化了保险组织经济补偿的作用。

保险组织经济补偿被弱化,是全球保险业面临的共同挑战,既是挑战,同时也是一个发展的关口,机遇和挑战并存,我们需要引入新的保险逻辑,打造新的保险业态。

第三打造新保险逻辑,提升价值创造能力,突破保险价值创造边界,更好服务整个经济社会发展。

刚才慕尼黑再保险常先生说在万物互联的时代IOT保险出现,只要利用大数据、物联网来整合社会的风险预防跟控制的资源来延展保险产业价值链,从传统的提供承保+理赔向提供承保、减损、赋能+理赔转变。保险公司首先提供的还是承保服务,在提供承保服务基础上,保险公司提供的减损和赋能。所谓赋能客户的商业模式落地实施,是在提供减损和赋能的基础上万一出现了赔款,出现了风险,保险公司通过理赔做最后的保障。保险公司从提供风险等量管理向提供风险减量管理转变,从提供损失经济补偿向提供风险管理转变。我们给大家简单举个例子,叫安全工厂,实际上国内的安全工厂、安全社区、安全电梯已经在很快发展。浙江嘉兴通过联手第三方安防服务机构给投保的保险企业安装了物联网设备监测火灾、爆炸损失的发生,一旦发生火灾烟雾报警,将信息发送给相应的安防机构。不仅物联设备,同时保险公司还为企业提供培训,培训的次数超过1300次,整改的范例超过3000例,投保后的第二年损失下降了23%,现在保险公司能够为工厂、社区提供人防和物防的保险服务。

我国已经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阶段,保险业将以新保险逻辑服务新发展格局,保险业的发展站在一个新的风口,我们这边举三个方面的例子。

第一个例子,发展产业保险,助力产业政策的精准实施,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家知道林毅夫老师和张维迎老师有一个产业政策的“世纪之辨”:保险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所以保险天然的具有这种精准实施的能力。我们给大家举一个农业产业保险,保险公司通过联手社会化服务主体来降低农业生产风险,通过连锁农业和农业龙头企业降低市场风险,在这样的基础上保险公司就能够为农民提供收入保险,能够以收入保险进行征信,向银行获取低息的贷款。银行将款项首先打到农业龙头企业,农业龙头企业提供给农户专门的生产资料,农户进行农业生产,形成的农产品由农业龙头企业进行收购,收购形成的款项首先打给银行去还款,剩余的款项支付给农户,这样就构成了由政府牵头。因为政府要做农业保险费的补贴,由政府、农业龙头企业、保险公司、银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及农户组成的农联体,这样的农联体能够有利的推动农业的规模化生产,有利的推动农业现代化的推进。

第二个例子,就是发展供应链保险,保障产业链的顺畅运行,来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对于国际国内双循环主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如何解决卡脖子产品的供给能力的问题;第二个问题是如何解决产业链顺畅运转的问题;第三个问题是如何解决有效需求的问题。关于聚焦卡脖子产品的供给能力,保险公司可以通过产业链保险服务,提供产业链保险,保障产业链顺畅运行,服务国际国内双循环。

第三个例子,就是发展绿色保险,整合社会防控资源,服务碳达峰。在这方面有一个比较经典的例子,就是无锡的绿色保险加上绿色风险监测,这是2007年太湖的蓝藻污染事件,通过打造政府部门、保险公司、企业、第三方环境咨询公司“四位一体”的环境安全信息平台,有力地降低了环境污染的发生。

最后我总结今天的主题演讲,保险不仅促进经济发展,更促进社会的进步。在万物互联时代,保险机制渗透连接微观经济主体活动,基于严格的微观风险管理,在宏观上涌现为保险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保险机制链接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一个保险型的社会,在这个保险型的社会以保险的新逻辑服务新格局,助力新发展,推动人类社会的新进步。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