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晚,2022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品牌夜话暨《清华金融评论》创刊100期纪念活动成功举办。本场夜话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经济之声节目主持人杨曦主持。
(图为主持人杨曦)
《清华金融评论》创刊100期纪念活动
在五道口创立逾40载,并入清华大学10周年之际,恰逢《清华金融评论》创刊第100期。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金融学讲席教授、《清华金融评论》原主编廖理,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金融发展与监管科技研究中心主任、《清华金融评论》主编张健华,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清华金融评论》执行主编张伟出席活动。同时,《清华金融评论》编辑与学术委员会、作者、读者及合作伙伴代表线上线下相聚。
(图为廖理致辞)
顺应时代大势 为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廖理在致辞中提到,《清华金融评论》创刊百期,从无到有,创出清华五道口特色办刊之路;宏观微观兼顾,用独特的视角紧跟着中国金融发展的步伐;始终定位于智库期刊,坚守“建言金融政策,引领金融实践”的初心使命;始终定位于全媒体平台,用立体化思维全方位诠释政策解读和政策建言。同时,他表示,当前,我们正处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期,中国金融业正在按照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大步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相信《清华金融评论》依然能够把握和顺应金融改革发展的时代大势,响应时代之问,强化时代担当,为推动我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图为张健华致辞)
放大视野把握未来,百尺竿头更上一层
张健华在致辞中提到,经过不断的探索、实践、创新、积累,《清华金融评论》品牌效应已经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已逐渐成为“一行两会”、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及金融机构了解金融政策、金融经济理论的主要渠道之一。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发扬密切联系业界的优势,在平台智库化、内容观点化、视野国际化、功能立体化、经营数字化的基础上,不断放大视野,为金融改革把脉,为经济发展献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夜话:品牌驱动未来
本环节围绕如何讲好中国金融品牌故事、适合金融品牌的战略和创意及传播渠道的创新形式等内容展开分享和交流。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清华大学新闻学院元宇宙文化实验室主任沈阳,根元企业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董事长陈富国,凯度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BrandZ™全球主席王幸发表主题演讲;知乎副总裁、总编辑秦亚洲,新浪财经金融投资中心总监王婷婷,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微视频短片委员会秘书长张腾之出席圆桌讨论。
(图为沈阳发表主题演讲)
用“稳健、强大、青春”三词,讲好中国金融品牌故事
沈阳以“如何讲好中国品牌故事”为题发表主题演讲,他表示可以用稳健、强大、青春三个词来定位金融,讲好金融故事。第一是稳健。在金融领域中,中国本身的国家特质就是稳健,中国政策可以很好的把中国金融的稳健性表达出来。第二是强大。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必须强大,未来的强大体现在创新。第三个词是善良和青春,用“青春”更合适。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只有不断变化才能适应不确定的世界。沈阳表示,今天传播好中国的金融品牌故事,加强个人传播意义重大,只有这样才能把全球受众转化为我们的粉丝,转化成我们的用户,转化成我们能够共同建设人类的命运共同体。
(图为陈富国现场连线)
金融品牌要看到金融服务的体验性价值和社会性价值
陈富国以“为金融品牌注入独特意义”为题发表主题演讲,他提到大多数企业往往偏重于局部、表层的解决方案,没有触及根本,因而难以释放金融品牌战略性价值。金融的服务除了金融价值之外,金融企业高管和品牌团队一定要看到它还有体验性价值和社会性价值。只有激动人心的意义才能激发经久的非凡,所以金融品牌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为金融企业的业务赋予一种简单而触及人心的意义,让它在当今的社会与经济发展当中,在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当中有一种明确的地位和角色。
(图为王幸发表主题演讲)
赋能新时代下的品牌打造
王幸以“赋能新时代下的品牌打造”为题发表主题演讲,她表示在多变、不确定的时代打造卓越的金融品牌有三个重要方面:第一,对于金融品牌来说必须夯实根基,包括品牌理想、声誉和信任,其中信任包括诚信、认同和包容。第二,创新感是品牌价值提升最重要的驱动因素。创新感是让老百姓感觉到你是创新的,创新感的打造是全链路的,是整合的创新,不仅仅是产品,还包括后链路体验端的创新和前链路业务模式、业务配置的创新。第三,高质量传播、高质量沟通是品牌成长,尤其是金融品牌下一步成长不可或缺的方面。
(图为秦亚洲圆桌交流)
内容和渠道没有“主角”和“配角”之分
秦亚洲在圆桌交流环节中提到,内容和渠道没有主角和配角之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两者实际上是相互成长的,是跳“双人舞”。他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优质内容在几乎所有的产品上都是稀缺的,但并不是所有的产品都适配。同时,他也提到平台发展也面临诸多问题,比如目前算法技术被很多平台应用于对内容的筛选、过滤、甚至传播,但“好内容”如果不符合平台认为的“好内容”的标准,即不符合平台的“调性”,也难以被筛选和推送。
(图为王婷婷圆桌交流)
流媒体时代更需要注重渠道上的传播
王婷婷在圆桌交流环节中提到,目前的媒体处于内容生产、内容传播、内容接收三方既割裂生长又彼此内生循环的阶段,内容传播平台会对优质内容更感兴趣,因为大量优质的内容才能帮助传播平台发展。在流媒体时代,内容生产型媒体则更需要注重渠道上的传播,包括用好各平台的规则,利用各种媒体工具,重视成本考量。由于目前内容传播平台的优势地位,媒体行业最大的矛盾点或者最大的压力点体现在内容传播平台如何做好内容服务上,这可能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
(图为张腾之圆桌交流)
传统媒体要松绑、释放,拥抱当下新的媒体环境
张腾之在圆桌交流环节中提到,传统媒体需要加快改革,纵深融合,从整体行业来说,就是要继续松绑、尽快释放,拥抱当下新的媒体环境。首先,内容的精深、品牌化和精品化创造不能丢,需要继续发力,引领先进文化,思想艺术技术一体;其次,要通过技术融合赋能内容与原有的传统形态,更有沉浸感,更能交互;再次,要用服务赋能客户链,服务下沉到政务、民生、公益及社会治理,服务中获信赖,求效益;第四,要转型平台,重塑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