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 论坛动态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26日 阅读量:

2025年5月17-18日,“共享未来:构建开放包容的经济与金融体系”2025年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在广东省深圳市成功召开。18日下午,主题讨论十三“金融助力文化和旅游业成为支柱产业”顺利举办。


undefined


图为圆桌讨论现场


主题会议以圆桌讨论形式展开,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李东荣,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办事处主任刘华,中国文化产业投资母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于春玲,中国动漫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刘鹏,腾讯云副总裁、腾讯智慧文旅负责人方腾飞围绕金融赋能文化和旅游业展开讨论。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文创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赵岑主持会议。



赵岑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文创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undefined



赵岑表示,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这一重大战略定位的提出,充分地彰显了党中央的战略思考和战略魄力,提振了市场信心。赵岑指出,从数据来看,我国文化和旅游业迎开门红。春节假期、“五一”假期,全国国内出游人次和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均保持增长。今年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文化与旅游类企业收入增长6.2%,产业智能化、数字化发展趋势明显。今年1-4月,文化和旅游业投融资活动出现双回升,反映出这一领域巨大的增长潜力。赵岑认为,在文化和旅游业发展态势良好的同时,我们也应关注到行业面临的提振内需和优质供给等方面压力和挑战。如何用好“两新”“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等政策,实现金融精准支持文化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是当前重要议题。







李东荣

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



undefined



李东荣认为,随着国家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这就要求文化旅游业的发展要与之相适应。对外开放,既要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中国也需要更多地了解世界,在了解世界文化的同时展示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文化旅游业成为支柱产业是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下的必然趋势,金融业应该认识到这一趋势,并主动做好金融服务,促进文化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当前,金融赋能文旅主要存在两方面挑战:一方面,从需求端看,文化旅游业的企业或项目如何更好地展现其现实价值和未来增长潜力;另一方面,从供给端看,金融业如何高效地实现对文化旅游行业的价值发现。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文旅金融才能真正发挥血脉的作用,提供合适的服务,推动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同时,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数字科学技术是连接金融和产业的重要纽带,它可以帮助建立支持文化旅游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如资产评估,风险定价,资产变现,支付结算等等。李东荣表示,文化旅游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职责,这也为金融支持服务文化旅游业提供了重要的机遇和挑战。未来,应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强政策研究和制定,推动落地实施和部门协调,加快建立与文化旅游业发展相适应的投融资机制,推动包括长期资本、耐心资本进入行业,加大银行信贷支持力度,积极助力文化旅游业成为国家重要的支柱产业。







刘华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办事处主任



undefined



刘华表示,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在资源条件、政策环境、市场需求、基础设施等基础要素方面具备发展潜力,其产业融合进程与全球创意经济发展趋势相呼应。刘华指出,当前知识产权在文旅领域面临四大挑战:一是知识产权意识不足,个人及行业侵权问题突出;二是保护手段缺失,维权周期长;三是相关法律不完善,AI内容知识产权认定标准滞后等;四是维权成本高、举证难。刘华介绍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提供的服务体系,包括国际规则框架、全球知识产权注册体系、仲裁和调解等替代性争议解决机制、能力建设项目和国际合作平台等,以支持建设一个平衡包容、富有活力、面向未来的国际文旅产业生态体系。刘华表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愿与中国文旅产业各利益攸关方加强合作,共同推动文旅领域在知识产权价值转化、跨境争议解决、数字化环境下的权益保护等方面的工作。







于春玲

中国文化产业投资母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undefined



于春玲认为,从经济贡献度、产业辐射度、就业承载能力和未来创新空间四个方面看,文化和旅游业具备了成为支柱产业的基础。要充分发挥文化和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的潜力,就需要持续围绕文旅提振消费的作用,着眼于繁荣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结合区域特点培育新的增长点,为社会创造和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并从科技创新的角度去推动文化和旅游业融合。于春玲指出,在金融支持文化和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是文化和旅游业从事业属性向产业属性的转型尚未完成,市场竞争力需进一步提升;二是相关定价机制和估值缺乏标准体系,投资者的投资意愿有待进一步激发;三是文旅投资供需存在一定错配,投资主体需进一步培育壮大;四是投资机构对文旅投资新质生产力的价值发现能力有待提高;五是科技创新快速迭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兼顾发展。于春玲表示,中文投通过引导综合类的投资市场化基金加强对文化领域的投资,探索鼓励市场化机构搭建文化旅游基金,推动相关重点区域地方政府一起发起设立区域性基金,并结合直接投资国家重点领域、链主企业、重大的文化基础设施等,促进文化、旅游与金融合作。于春玲提出,在引导耐心资本进入文化和旅游业时,应加强顶层设计,规划先行,确保政府财政支持,加强各类金融工具协同联动,保持政府基金合理的收益回报水平,鼓励政府类的基金集中发力和接续发力。于春玲建议,结合本次大会的主题,以开放的精神、包容的心态和共享的模式,着力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协同关系,以及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关系,文化和科技的双向赋能、双向激活关系,以及供给与需求的互动关系,投资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关系。







刘鹏

中国动漫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undefined



刘鹏指出,文旅产业成为支柱产业的核心在于供给侧创新,需通过原创 IP 赋能经济社会发展。针对动漫游戏行业,刘鹏揭示两大核心问题:一是原创 IP 竞争力不足,本土原创能力需提升,衍生品开发严重滞后于内容生产,导致收益单一、回收期延长;二是投资生态失衡,行业投资回收期长,投资主体以平台企业、政府为主,社会资本参与度低。对于行业如何更好的做好行业的整合和建设方面,刘鹏提出两项创新性举措:一是搭建供需连接平台,通过设立动漫产业引导性基金,引入专业管理机构,解决艺术家与投资人“沟通壁垒”问题,降低投资风险;二是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建立针对文化创意领域的专项估值体系和快速维权通道,提升 IP 商业价值的可预期性。同时,刘鹏建议搭建以政府为主导、社会资本参与的中国传统文化 AI 素材库与语料库,解决 AI 创作中传统文化元素使用混乱、标识缺失等问题,为内容创新提供底层技术支撑。







方腾飞

腾讯云副总裁、腾讯智慧文旅负责人



undefined



方腾飞认为,文化和旅游业可以拉动内需及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可以把中国的传统文化翻译给外国人和老百姓,也可以促进形成更开放、更包容的社会文化。方腾飞指出,科技是实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这一目标的粘合剂、润滑剂和催化剂。在以文塑旅方面,数字技术可以让文化“活起来”“动起来”。在以旅彰文方面,数字技术可以更好地挖掘、演绎在地文化,而旅游为文化提供的场景,让文化变得具体和鲜活。方腾飞解释,科技与文旅有机融合和平衡是最大挑战。缺少文化底蕴的产品易成为单纯的炫技品,而过分追求文化的还原又易成为灌输、说教、“纪录片”式作品,市场接受度低。方腾飞表示,人工智能技术(AI)会为文化和旅游业带来四点变化。一是AI将有望解决旅游服务中价格、定制化程度、服务提供速度的不可能三角;二是随着多模态大模型技术的成熟,演艺内容的制作成本会大幅降低;三是大量重复性、知识性的工作岗位将被AI替代;四是AI将帮助管理者动态调整管理动作,实时预测未来结果,自动优化管理方式。方腾飞建议,在面对AI的快速发展时可以通过基于场景的碰撞做出一些可见的成果,并进一步深化数字化技术在产业投资、建设、运营全链条、全环节的应用。